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小说书库 www.xssk.la,吾妻真乃神人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七斤二两高高挑起!我再给您添几个桔儿,今早刚摘的,味儿可甜!”

    满街走了小半个时辰,总算买好了一样,冯三恪松了口气,一枚一枚数好了铜板才给人递过去,没像方才一样被讹。

    把水果交给弥坚他们提着,他继续往前走。

    刚走没两步,又看见一家卖柳丁的,一整车全是柳丁。摊位上立着个木牌,上写“五文一斤”,五这个字冯三恪认得。

    方才六文,一转头,这家却是五文。冯三恪折回身,脸上透着窘迫:“爷,我买贵了。”

    虞锦笑笑,心思一动,问他:“你说两家同是卖柳丁的,为何去那家买的人多,这处却冷冷清清,客人只瞧不买?”

    方才那小贩嗓门大,离得没几步远,还能听见他的吆喝声,冯三恪又听着一句“大娘您放心,包甜,不甜你回来找我”。

    他蹙起了眉,只当是找到了关窍,答虞锦的问题:“因为那人油嘴滑舌,会招揽生意。”

    油嘴滑舌,委实不是什么好词儿。虞锦哂笑一声,指指面前这柳丁摊位上的汉子,问:“这人瞧着老实不?”

    “老实。”

    这汉子大喇喇坐着,肤黑,身材魁梧,表情严肃,一看就是正经的庄稼汉。

    “那你上前去买,再买上二斤。”

    冯三恪便上前去了。走近细看才注意到,这家摊位不像刚才那家,刚才那家一样水果两样价,个头大的好看的放一堆,不太好的放一堆;而这家,大的小的全混在一起,统统五文。

    他刚上手挑了俩个大的,坐着的那汉子急忙站起来:“你要多少斤我给你拿!不能自己挑,你把大的都挑走了,剩下的俺咋卖?”

    冯三恪旁边还站着个大娘,听见这话,不高兴了:“不挑我咋买?谁知道你会不会把坏的烂的都给我装一兜?”

    那汉子急急辩了两句,两边都是急脾气,当街就争起口舌来了。

    冯三恪悻悻笑笑,放下手里的柳丁,两斤也不买了,走回来。

    “爷慧眼。”

    虞锦一上午光顾着笑了,此时脸都有些笑僵了,还要一本正经地给他讲道理:“同样是卖水果的,六文四文与全部五文,卖完所得几乎是一样的,可他卖不出去,差的是脑子和嘴皮子。笑脸相迎的人,总比板着脸的要讨喜,油嘴滑舌又不是坏处,心用在正途就行。”

    冯三恪认真点头,把这话记在了心里。

    一路走啊走,整条街都转了两遍,菜买了不少。刘荃什么也没买,跟着他们到处转悠也不嫌累,一路只咧着嘴笑,嘿嘿嘿嘿的,跟个二傻子似的。

    虞锦问他笑什么。

    他说:“怪道我家一直攒不下钱,原来是不够抠啊!我回头就与我爹说,财神爷出门都要装把秤呢。不过我爹好面儿,肯定不干,他嫌丢人。”

    虞锦笑笑:“有什么好丢人的?小贩缺斤少两不丢人,咱这花钱买东西的反倒丢人了?”

    刘荃一怔,怕她不高兴了,忙描补:“我不是那个意思,我意思是,我以为财神爷都是像话本子里一样豪掷千金的,你家竟然连几文钱的小利都要算明白,这……”

    话没说完,虞锦身侧几人都收了笑,无甚表情地看着他。刘荃瞧得分明,差点抽自己一嘴巴:怎么今天嘴忒笨!又叫人家不高兴了。

    什么豪掷千金蝇头小利的,活脱脱败家子才能说出来的话。

    被伤了颜面,虞锦也没当回事,斜眼看他:“我问你,你们这儿一斤麸麦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脱壳的?”

    “不脱。”

    刘荃到底是县令之子。县衙是为百姓做事的,百姓之事无小事,鸡毛蒜皮都会往县衙报。刘荃耳濡目染,故而对这陈塘物价十分清楚,略一思索便答:“一文二,要是谷瘪价就贱,一文也是卖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按一文二算,十斤多少钱?”

    刘荃想也不想:“十二文。”

    “百斤呢?”

    “一百二十个铜板。”

    倒是机灵。虞锦接着问:“如果叫你去买一百斤麸麦,瞧见两家粮户,一家一文二,一家一文一,你会不会因为十文钱跟人掰扯?”

    “决计不会。”刘荃答得果断:“男儿在世,哪能那么斤斤计较?”

    “说得倒是轻巧。”虞锦又问:“湖广熟,天下足。这话听过没有?”

    刘荃点头,湖广下辖湘、鄂、桂、黔等大部,都是产粮的地方,自然是听过的。

    虞锦笑笑,开始放大招了。

    “我京城有个好友,他是粮商,每回从湖广进粮,运回北边来。一趟动辄几万石粮,多时十几万石都是有的,一文一和一文二的差别,又是多少?”

    “十几万石!”刘荃直了眼,一石是百斤,十几万石,十斤差一文……

    没等他把十几万石是多少斤算明白,虞锦已经跳到了下一问,步步紧逼:“南边买时贵一厘,卖给北边百姓时就得贵一厘了。而京中百姓八十万,一半是靠他家供养,旁的小粮商都盯着他家的价,他家贵一厘,整个京城就涨一厘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,该不该计较这一文半文?”

    “行了别算了,你算不明白的。”

    虞锦笑眯眯拍拍他肩膀:“管十户庄稼汉、百亩田地即为地主,管千亩田地为里正;千户万户的口粮全交予一人手——即为商。位高则责大,哪一行都是一样的道理。”

    刘荃瞠目结舌,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她,仿佛眼前站着个老妖怪。

    快要晌午了,虞锦催他回家:“别想这些俗事了,你是学问人,俗事交给我们商人来就是了。回家好好读书,明年就要上京赶考了,别丢你爹的脸面。”

    她又像头回见面一样摆起了长辈谱儿,刘荃却傻呆呆点了点头,一路脚步轻飘地走了。

    身后的冯三恪几乎和他一个样子,脚下都是虚的。迷迷糊糊中他想:弥坚那本名为“锦爷语录”的小册子记得可真是慢,一天才记一条。

    可锦爷何止是一天一条语录,要是他会写字,一天就能记一本!

    *

    已是子时,屋里的两人还没有睡着。博观在听冯三恪讲故事,他头偏在右侧,脖子压都酸了,仍舍不得换个姿势。

    “……然后锦爷就问他,要是买十万石粮的话,一文一和一文二的差别又是多少?爷还说位高则责大,哪一行都是一样的道理。那县令公子叫她给说懵了,灰溜溜走了。”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